1997年,根秋扎西先生决意从篇幅浩大的《岭·格萨尔王传》中精选73部,用唐卡的形式为世人展现这一藏民族留给世界的文学史诗。为了完成这一庞大的项目,公司组织项目团队,走遍了西藏的庙宇村落和国内相关的院校和研究机构,远赴不丹、尼泊尔等喜马拉雅范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收集格萨尔资料,并成立特聘的专家顾问出谋划策,阅览无数的经典名画,选题构思、聘请画师、培训人员、甄选颜料到寻找场地,直到创作1288幅唐卡历时10余年,耗资2300余万元人民币,终于在2008年将70多部《格萨尔王传》以藏族传统绘画形式绘制成了1288幅唐卡画。每幅高2米,宽1.4米,1288幅唐卡将《格萨尔王传》中记载的藏族历史、宗教文化、民风民俗、自然风貌和民族的价值观念、审美情趣、理想信念等跃然在画布之上,200多名史诗的文学人物在画中活灵活现。这在藏民族绘画史上还是第一次。
《格萨尔千幅唐卡》通篇以嘎玛嘎则的绘画风格为主。玛孜是流行于康区,由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历代画师创立的一个画派,别称“康孜”,意为康巴画派。这一画派继承了藏族几大画派的精华,又吸收了中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,独立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绘画流派。
千幅唐卡所用的颜料为纯天然的矿物、植物颜料,在加工和制作过程中拒绝添加任何化工辅料,全程采用古法研制。因此,画面具有经百年而不脱色变色,历久返艳,古意浓厚的特点。